俄麥產量下調,國內麥價弱穩,小麥市場后期走勢如何?
所屬分類:
發布時間:
2024-07-17
最新發布的7月USDA月度供需報告預估,俄羅斯小麥產量為8300萬噸,出口也同比下調。市場關注點再次聚焦俄羅斯小麥的產量和出口情況。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小麥生產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小麥出口國,小麥主產區位于該國南部及西南都。
最新發布的7月USDA月度供需報告預估,俄羅斯小麥產量為8300萬噸,出口也同比下調。市場關注點再次聚焦俄羅斯小麥的產量和出口情況。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小麥生產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小麥出口國,小麥主產區位于該國南部及西南都。
7月USDA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23/2024市場年度俄羅斯小麥產量為9150噸,環比減少0.5%,2024/2025年度新季小麥產量預估為8300萬噸,環比減少9.28%。USDA下調俄羅斯小麥產量的原因在于,前期俄羅斯三個主要的谷物種植區利佩茨克、沃羅涅日和坦波夫的霜凍對農作物造成了嚴重損害,并將大概率減少今年的收成。這三個地區均為肥沃的黑土區。
另外,俄羅斯南部地區也持續干燥少雨。該國南部持續數周的高溫和雨水不足已經促使分析機構下調谷物收成預估。但近期俄羅斯小麥主產區降雨和春小麥生長狀況改善,令俄羅斯小麥產量預估增加,故7月預估環比6月并無調整。后期仍需密切關注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天氣狀況。
反觀國內,近期我國小麥市場供應依舊充足,供需博弈下小麥價格弱勢調整。基層購銷謹慎,糧商隨收隨走。粉企按銷定購,收購價格接連回落。飼料企業謹慎觀望玉米和小麥的價差關系,剛需采購為主。預計短期需求難有改善,小麥價格延續震蕩偏弱行情。
俄羅斯小麥產量和出口量均下調
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小麥生產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小麥出口國,小麥主產區位于該國南部及西南都。俄羅斯小麥生產量在2000年之前增長緩慢。2000年之后,國家實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在整合合并私人農場、提高農業補貼等措施的推動下,小麥產量迅速增長。
俄羅斯自然地理環境為小麥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首先,俄羅斯土地遼闊,小麥種植面積大。據統計,俄羅斯的農業土地多達2.2億公頃,現已開墾出1.2億公頃。西伯利亞南部以及伏爾加河是傳統的春小麥種植區,中央的黑土區和北高加索則種植著大片的冬小麥,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2500萬公頃以上。但俄羅斯并不過分追求小麥的產量,而是更加重視品質,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轉基因小麥種子也受到了嚴格限制。
其次,俄羅斯擁有廣闊的黑土帶,土壤肥沃,小麥的生長環境好。俄羅斯的黑土帶以栗鈣土、黑鈣土以及灰色森林土為主,其特點是腐殖質含量高、養分及礦物含量豐富。這些腐殖質來源于枯枝落葉,在低溫下無法被微生物及時分解,長期積累并逐漸發育成了肥沃的黑土土壤。據測量,黑土中的有機質含量高達3%~10%,客觀上也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另外,俄羅斯的小麥種植區被茂密的林木包圍,一方面起到了防風、防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生態系統,可通過生物防治的途徑減輕、控制病蟲害。
最后,俄羅斯小麥自然生長,品質更加安全。俄羅斯東部地廣人稀,遠離重工業區域,因此土壤中殘留的重金屬含量很低。不僅如此,俄羅斯的麥田采用輪耕的種植方式,同一片種植區幾年才會種一次小麥,有利于土壤的自我修復,養護了土地肥力。冬春小麥一年只種一季,植株密度合理,適度的低溫進一步刺激了小麥蛋白質含量的提升,因此營養價值也更高。
2015年以來,俄羅斯小麥產量明顯提升,年產量在6000萬噸以上,2017/2018年度和2020/2021年度小麥產量突破8500萬噸,2022/2023年度產量更是達到9200萬噸。7月份USDA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23/2024市場年度俄羅斯小麥產量9150噸,環比減少0.5%,但仍舊保持高位;2024/2025市場年度俄羅斯小麥產量8300噸,環比減少9.28%。
作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在全球小麥出口市場上占據著主導地位,俄羅斯小麥出口量占全球貿易的近1/4,對世界小麥價格具有重要影響。據美國農業部統計,俄羅斯在2022/2023年度的小麥出口國中名列前茅,其出口量為4800萬噸,相當于去年全球小麥貿易總量的1/4。
7月USDA最新預測顯示,2023/2024年度俄羅斯小麥出口量預計達到5500萬噸,占全球總出口量的24.57%;2024/2025年度俄羅斯小麥出口量預計達到4800萬噸,環比下降12.72%。俄羅斯小麥出口以海運為主,主要出口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摩洛哥等國。
根據農業市場研究所(IKAR)的初步估計,2023/2024年度(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俄羅斯谷物和豆類作物的出口量達到7300萬噸,同比增長21%,其中小麥出口量為5300萬噸。由于今年俄羅斯糧食總收成預計將會減少,IKAR預測2024/2025年度俄糧食出口量可能會降至5550萬噸,其中小麥出口量預計為4400萬噸。
我國小麥產量增長,價格先漲后落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26613.1千公頃(39919.6萬畝),比上年增加4.5千公頃(6.8萬畝),總體保持穩定。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3090.7千公頃(34636.1萬畝),增加31.7千公頃(47.5萬畝),增長0.1%。分地區看,在25個有夏糧生產的省(區、市)中,19個播種面積增加,其中四川、浙江、山東、安徽分別增加18.4千公頃(27.7萬畝)、15.8千公頃(23.6萬畝)、14.3千公頃(21.4萬畝)和13.5千公頃(20.2萬畝)。
全國夏糧單位面積產量5628公斤/公頃(375.2公斤/畝),比2023年增加135.4公斤/公頃(9公斤/畝),增長2.5%。其中小麥單位面積產量5985.8公斤/公頃(399.1公斤/畝),比2023年增加150.4公斤/公頃(10公斤/畝),增長2.6%。
全國夏糧總產量14978萬噸(2996億斤),比2023年增加362.7萬噸(72.5億斤),增長2.5%。其中小麥產量13822萬噸(2764億斤),比2023年增加365.8萬噸(73.2億斤),增長2.7%。
近期小麥市場價格先漲后落,市場購銷謹慎。隨著主產區天氣逐步轉晴,市場購銷恢復,粉企到貨量較前期改善。現階段面粉處于需求淡季,企業開機不斷下調,小麥消耗有限,粉企繼續提價促收積極性減弱。由于面粉走貨清淡、價格保持弱勢,粉企利潤微薄,部分處于虧損狀態,粉企積極壓低采購價格降本增效。
7月12日,五得利集團咸陽面粉有限公司小麥收購價為2570元/噸,下降10元/噸;山東天邦糧油標粉2720元/噸,臨沂新禹標粉2760元/噸。山東市場制粉企業開機一般,下游拿貨正常,標粉市場價格平穩運行。
后市漲跌皆受限,關注俄麥產區天氣
7月份,面粉處于傳統需求淡季,制粉需求難有改善,粉企庫存充足,剛需采購為主。當前小麥飼料替代優勢不大,飼料企業謹慎收購。短期內小麥價格延續跌勢,由于各地糧庫持續收購,支撐小麥底部價格,疊加基層農戶惜售,小麥價格跌幅有限,后市維持區間小幅震蕩行情,漲跌皆受限。后期重點關注市場購銷心態變化及增儲政策推進情況。
國外方面,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地區最近的降雨使得俄羅斯2024/2025年度俄羅斯小麥產量增至8290萬噸,較上年度增長0.9%,預估區間為8120萬~8700萬噸。其中,冬小麥產量為5790萬噸,春小麥產量為2490萬噸。過去兩周的降水改善了春小麥核心產區的土壤濕度狀況,最近的天氣預報顯示,本周剩余時間西伯利亞地區的降水將高于正常水平。根據最新的天氣預報,歐洲部分地區預計會出現溫暖干燥的天氣,而春小麥產區可能會出現潮濕的天氣,后期重點關注俄小麥主產區天氣變化。
上一條
下一條
推薦新聞
青春向黨·清廉護航·奮斗有我——鄭州糧批公司組織青年黨員赴河南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參觀學習
2025-07-01
河南農投集團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表彰大會暨第二屆微黨課比賽決賽
2025-06-27
2025-06-16